“分手”成“冤家”,融通基金傷了誰?
來源:券業(yè)行家
曾經“關系親密”,一朝提出分手,卻是如此“決絕”:融通基金的這份白紙黑字的公告,竟然寫錯了對方的名字。
三大熱點公告
這段時間,據行家觀察,公募基金的公告中出現了三大熱點:
一是因“國泰君安”和“海通證券”長期停牌,旗下基金采用“指數收益法”估值。
二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,與“普華永道”解約,改聘其余三家“四大”或是內資大所。
三是暫停或中止與基金銷售機構的合作,涉及喜鵲基金、中民財富、海銀財富等“聲名在外”的三方機構。
曾經的商業(yè)合作伙伴,官宣“分手”倒也不涉及什么情感糾葛。然而,其中一份“分手信”的內容,卻讓行家有些意外。
“分手”出現筆誤
9月26日,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(簡稱:融通基金)發(fā)布了一則“終止合作”公告。
不再合作的這家“深圳金海九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”,讓行家感到眼生。查證后發(fā)現,其名字是“深圳市金海九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”(簡稱:金海九州)。
工商信息顯示,金海九州成立于2014年7月,2015年1月名稱由“深圳市金海九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”更名為“深圳市金海九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”。
據中基協(xié)備案信息,2017年金海九州1月備案為“獨立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”。彼時,這家三方機構擁有38名員工,其中28名持有基金從業(yè)資格。
自取得基金銷售牌照至今,金海九州高管和實控人不斷變更,但名字并沒有變更。
查詢媒體報道,行家發(fā)現2020年4月28日,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(簡稱:易方達基金)曾經公告宣布新增金海九州為旗下57只產品的代銷機構,其中部分產品享受費率優(yōu)惠。
這么來看,融通基金當初選擇與金海九州合作并不意外。意外的是,解除合作的公告中,為何會出現筆誤。
出錯并非首次
其實,出現筆誤的也不是只有融通基金一家。
今年6月7日,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(簡稱:宏利基金)宣布自6月12日起終止金海九州的合作。而這份公告的標題寫著“深圳市金海九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”,正文卻是“深圳金海九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”。
行家查看了中基協(xié)從業(yè)人員信息:金海九州如今僅有3名持證人員,并且公司高管不在其中。
近年來,基金銷售市場競爭激烈,非頭部機構艱難求存。越來越多的中小機構放棄了這一牌照。金海九州的出局,也只是行業(yè)的縮影。
而兩家公募機構的公告,也折射出相關人員的責任心和細致度。
在競爭日益加劇的市場環(huán)境下,細節(jié)管理的疏忽可能波及公司的形象,投資者的信任。作為公募機構,不僅僅需要關注投資策略、業(yè)績表現等核心要素,更需要提升整體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與責任心,減少類似錯誤的發(fā)生。
相關文章
最新評論